根據《群眾觀點》統計,2020年台灣群眾集資總金額飆破 25 億台幣、贊助人次超過 100 萬。以普遍產品的製造過程來說,募資顛覆了產品製造的既定流程。部分製造業業者,開始重視群募的力量,以及對消費市場的影響。有80%的群募專案,在開始前,一定會有前測問卷,那到底什麼是前測問卷?
Fastbuilder營運總監Bill鄧宇軒
募資的風險前哨站-募資開始前的第一份問卷
現今90%的募資案在開賣以前都發放過一份以上的問卷。為什麼募資市場如此重視問卷?
群眾募資的市場習慣,贊助者更傾向於參與品牌的決策行為。比起在市場上只能被動性的選擇,他們更希望與品牌一起創造出自己所渴望的產品以及服務。這也就是為什麼,超過90%的募資專案開始前,一定會發送前測問卷。
發送問卷有兩個目的,除了上述的與參贊者一起創造產品或服務的價值以外,前測問卷也可作為產品熱度的測試。假設問卷已經發放出去,卻沒有人回應,或者回應較冷淡,那也許提案者會從中發現產品有優化的空間,這其實也是市場的機會。
使用前測問卷的數據,作為商品優化的依歸
以數位行銷的角度來看,每份問卷的成本大約在50至500元新台幣之間。然而這份問卷,除了單純的數字,具體有什麼價值呢?
群眾募資提案者若是想要優化產品,就需要以消費者最真實的意見為依歸,其實前測問卷就是消費者第一線最真實的回饋,提案者幾乎都能從前測問卷的數據裡獲得不錯的收穫。
舉個例子:某產品,在產品上市前以為消費者是A群,結果沒有想到,問卷發放後,預計的A群沒有反應;反倒是D群的消費者給予熱烈的回饋。果不其然,募資開案以後,超過一半的募資參與者都是D群消費者。
有一句話說,嫌貨才是買貨人,也許這句話可以多少驗證募資的情況。
產品優化應看見數據背後的人性,以人為本。
數位行銷的時代,只要能善加利用工具,就能讓我們在每一個環節都能收集不同數據,讓品牌更貼近消費者真實需求;然而我們一旦過度重視數據,而忽略了數據背後的消費者,則會被數據綁架,離市場越來越遠。過度追求數據,忽略數據背後的人性以及使用者習慣,也是數位行銷的誤區。
群眾募資的贊助者,更期待的是參與品牌的決策,與商品的優化,他們渴望真實的互動。
而提案者,也應理解贊助者的行為以及文化,避免完美主義或者是閉門造車的舊有模式。我相信,群眾募資市場在未來,會因為更成熟的提案者與贊助者有更大的產值,也期待有更多人可以看見並認識此新興市場。
Fastbuilder營運總監Bill鄧宇軒
閱讀更多: